2016-8-31 04:10 中國時報 吳戈卿
就像是早已寫好的劇本。里約奧運媒體轉播戰並未出現逆轉潮流的收視行為,觀眾沒有因為奧運而向定點收看、定時排播的「電視頻道或電視螢幕」回流。
4年前倫敦奧運,數位社群媒體尚在牙牙學語,轉播利益及收視大餅牢牢由傳統頻道掌控。4年後,長大成人的社群媒體自發性創新話題、自製內容,爭強出頭,分庭抗禮。傳統媒體則推出新創數位平台,力守正被侵蝕的傳統領域。
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來自數位媒體最發達、社群媒體運用最徹底、奧運授權金額最貴、傳統頻道支配性最強、競爭最激烈的美洲大陸。以360億台幣取得里約奧運美國全版權的無線電視NBC,及點閱傳播率雙破紀錄的臉書,成為旗幟鮮明的兩個對比。
根據數據顯示,NBC收視率比4年前掉3成,最具消費能力與廣告效益的千禧世代,流失2成半,都創下2000年雪梨奧運以來跌幅最慘的紀錄。光看數字,花大錢買斷版權、全力促銷賽事的NBC好像是最大輸家,但以傳統電視每年平均流失7%的觀眾來看,只是精準呈現4年來觀眾使用網路工具收看影音內容的習慣已經養成,從NBC兼營開發數位平台可見到端倪。
NBC努力在耕耘網路,推出自創賽事直播及6000小時相關內容的運動網站與APP,觀眾確實比4年前成長近3成。但因缺乏膽識推動取得獨家授權的網路收費機制,只准許原本付費電視收視戶透過APP觀看,平白損失另創品牌收取大把可預見數位利潤的機會,慘遭業界嘲諷。唯一可堪告慰的是NBC充分運用獨家轉播賽事的特權,將開閉幕典禮延遲到美國觀眾收視習慣的主時段,並要求里約將重要賽事的決賽時間,排在美國人關注的時段舉行,發揮廣告效益的最大化,收回龐大支出的版權費,輸了面子,贏了裡子。
缺乏獨家賽事資源的臉書異軍突起。除付費給NBC,協同取得獨家奧運精彩賽事、花絮、訪談外,臉書結合全球20餘家廣電媒體與國家奧委會提供相關即時資訊,並付費給全球選定的140餘位明星運動員,由他們隨時直播,製造粉絲的傳播效用。根據統計,錯過電視直播的觀眾,有40%轉而直接從社群媒體追查資訊。4年來,臉書的使用者從9億成長1倍到17億,但里約奧運兩周的分享次數比4年前成長15倍,參與的不重複人數成長20倍。奧運一結束,臉書立即宣布推動建立影音直播平台,進一步挑戰傳統影視產業,威力不容小覷。
未來應該不會是一場你亡我存的零和遊戲。實體跟網路縱然出現使用量的轉移,但內容呈現的方式、管道與工具方便的搭配,已藉著彼此資源與特質的相互暈染擴散,浸入對方版圖而不斷互補,產生微妙的競合關係,成為增強兩種媒體進一步融合的催化劑。 (作者為資深媒體人)
原文網址: 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0831000629-260109
如欲知更多電影相關訊息,請上電影DJ網:http://www.moviedj.tv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