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016-06-29 11:27  動腦知識庫 編輯部  曾郁涵   

    電影《鐵血悍將》描述一名男子遭一家企業在腦部植入特殊晶片,因此失去了記憶。其中一位反抗人士,則藉由男子平常在網路留下的生活足跡,包括電子郵件、部落格、影片瀏覽紀錄,協助男子重建記憶。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情節,卻反映了現實生活,當我們在使用手機、電腦、平板的同時,都悄悄的在網路世界留下了紀錄,不管是點擊哪則廣告、搜尋哪些關鍵字、按了哪些內容讚,甚至處在的位置都會被記錄下來,而這些發生在網路上的各種行為,我們稱之為數位足跡(Digital Footprint)。

    隨著消費者的購物決策過程,與購買行為不斷走向數位化,許多代理商也引進新技術,追蹤消費者網路足跡,像是Yahoo奇摩提供「搜尋後再行銷(Search Retargeting)」服務,協助品牌找到購物意願高的消費者,進行二次廣告投遞,讓消費者回心轉意,重新和品牌互動;「痞客邦 PIXNET」透過關鍵字,搜尋台灣熱門網站上的討論內容,蒐集網友的內容偏好;傑思愛德威提供投放技術「READ」,追蹤消費者觀測網頁閱讀時間、關鍵字及內容素材,針對不同行為進行廣告投遞。這些足跡能協助品牌掌握消費者的變幻莫測,但如何從中得到洞察,才是展現這些數據的價值所在,品牌必須進一步分析消費者行為、洞察消費者需求,並即時調整品牌策略,才能為品牌帶來商機。

消費者購物旅程改變 社群策略不可缺

    網路科技的發展、行動裝置的普及,顛覆了消費者的決策過程和消費行為,以往知道產品,就會產生興趣、欲望,並採取行動(AIDA)的決策模式已經改變,媒體庫策略分析副總監吳文欣表示,現在的消費者決策過程是一個循環,分為被動、觸發、主動、購買四個階段。尤其在主動階段,消費者對有興趣的產品,會先上網搜索相關資訊、進行比價,並且參考社群口碑意見,作為採取行動的依據。所以社群的策略擬定更為重要,因為消費者會在社群媒體上,搜尋產品評價;當使用完產品,會在社群分享使用心得,所以不管在哪個階段,社群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。

    像相機品牌Canon去年與廣告公司360i合作,追蹤人們在FacebookInstagram上經常討論的紐約景點,並在這些景點設置數位看板,其中發現曼哈頓第五大道、百老匯、布魯克林大橋、麥迪遜廣場花園等地方備受關注。這些數位看板結合時間、天氣、交通路況等動態數據,根據當下的情境,會即時更換活動看板內容,提供人們各種不同的攝影技巧和有用的資訊,像球迷們能在麥迪遜廣場花園數位看板上看到賽事訊息;在演唱會期間,Canon則會教你如何在演唱會上拍出除此之外,人們在社群平台標記#RealTimeTipsCanon也會即時推播廣告,引導他們到活動網站,活動網站則提供了100種拍攝技巧,給喜愛攝影的人參考。現在愈來愈多品牌藉由社群聆聽工具,發想創意活動,並從消費者回饋中調整品牌策略;但在蒐集口碑數據的同時,品牌該注意哪些事項,(P.58 無聲的秘密 全都藏在內容裡)將帶給讀者更多精彩分析,讓品牌了解還可以從哪些管道蒐集消費者足跡,並且從中找到洞察,建立一個與消費者有效溝通的捷徑。

精準再行銷 讓消費者回流

    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的過程中,還會遇到一個情況,也就是多數人對某項產品產生需求時,會先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,或是到品牌網站瀏覽產品資訊,但真正採取行動,完成訂單的又有多少人呢?根據電子商務研究機構Baymard Institute 2015的調查,全球購物車放棄率平均為68%,顧客把商品加入購物車,卻沒有完成購物的比例逐年增高,也許是某個環節體驗不佳、商品價格太高,或是大部分的民眾不一定有很強烈的購買動機,導致放棄購物車。

    所以消費者從搜尋到真正付諸行動、結帳購買,存在著許多變數,而「再行銷」的溝通方式,能增加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,並將這些曾經造訪過品牌網站的消費者,轉變成品牌顧客。想像幾個情境,當消費者好不容易將商品加入到購物車裡,但在最後一個階段,卻沒有完成結帳,這時候品牌可以怎麼做?美國市調公司SeeWhy調查指出,有26%曾經放棄購物車的消費者,經過品牌的再行銷,反而會再次提升購買意願,所以品牌在這時候,提供免運服務或是折扣資訊,更能說服消費者完成結帳程序。

    Yahoo奇摩則提出搜尋後再行銷(Search Retargeting)服務,當使用者在搜尋資訊時,不管是否有點擊任何搜尋結果,已經明顯表現出他有這樣的動機與需求,所以廣告主可以透過其他廣告形式,進一步和消費者溝通品牌訊息。以嬰兒食品為例,某品牌以新手媽媽族群為目標受眾,Yahoo奇摩則鎖定有家庭的女性,並且追蹤懷孕、坐月子與新生兒等關鍵字及相關內容,以及從母嬰用品購物行為,找出目標受眾,接著透過再行銷,進行深度的溝通與互動,提升品牌在媽媽們心中的「心佔率」,並採取行動。另外,再行銷也能瞄準既有客戶,因為這些消費者已經購買過產品,對品牌有些認知,像Yahoo奇摩的自訂廣告受眾(Custom Audience)可協助廣告主將網站資料,及線下會員資料,整合到廣告系統中,透過線上行銷活動,強化既有顧客的忠誠度。

跨螢時代來臨 品牌如何追蹤消費者足跡

    回想一下,你是如何展開一天的生活?也許你早上起床會先打開手機檢查訊息;在上班的途中可能經過了好幾個戶外看板;到了公司再打開電腦收發信件。電視、電腦、手機、家外媒體等多螢幕,充斥在你我生活之中,也正因為現在的人擁有多種裝置,他們瀏覽的行為經常在不同裝置上轉換,瀏覽行為趨於破碎化。趙慧芬表示,對廣告主而言,行銷活動必須跟隨目標受眾,在各種載具上移動,因此在廣告平台及媒體的選擇上,要考慮能夠接觸到消費者的廣度與規模;而品牌要與消費者「有效」溝通,則需透過多元資料,深度了解消費者的需求。因為每個人擁有不同面向,透過關鍵字搜尋、信箱、網站瀏覽內容,以及在電商平台的消費行為等數據,能協助品牌更完整描繪消費者輪廓。當數據愈多元、完整,更能描繪消費者的「真實行為」和「強烈動機」,這也是跟社交形象數據不同之處,社交數據著重在淺層興趣,而Yahoo奇摩偏重協助品牌了解消費者深層需求,所以「數據不只是要大,更要巧。」

    現在不只是多螢時代,更是跨螢時代,品牌不應該只是將廣告曝光在各種螢幕上,而是要了解每個平台都扮演不同角色,並且深入分析消費者跨螢幕的使用行為,才知道該在什麼平台、什麼時間點傳送訊息。沛星互動科技營運長李婉菱以某電商品牌為例,由於大家都在談行動優先(Mobile First),但品牌卻一直看不到來自行動的轉換率,所以認為行動媒體對他們而言,不是有效的溝通管道。經過分析發現,消費者雖然不會用手機下單,但卻會用手機查詢、瀏覽品牌商品,所以手機雖然沒帶來轉換率,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這時候品牌就必須調整策略,像是在手機上,傳遞消費者有興趣的產品訊息;電腦則因為轉換率高,所以品牌要傳遞的訊息,是要能引導潛在客戶到品牌網站,促使他們採取購買行動。

    從這個案例看出,每個平台的任務都不相同,也突顯了跨螢追蹤的重要性,否則品牌很難擬定好策略。尤其近期大家都在談「成效歸屬」,也就是行銷人員將廣告預算分配在媒體管道上時,必須更全面性的思考,分析每個不同的廣告工具或是媒體帶來的效益,再進行廣告刊播。另外一個例子是,電影公司派拉蒙為了推廣電影《忍者龜:變種世代》,與媒體代理商媒體庫、Yahoo奇摩合作,結合球賽直播與即時行銷,針對棒球賽的各種情境(保送、安打、三振出局),即時調整廣告橫幅內容,讓忍者龜做出相對的反應,藉由即時互動,和符合當下氛圍的訊息傳遞,讓正在收看球賽網路直播的觀眾,自然能接收到電影資訊。

    吳文欣表示,現在跨螢的投放技術已經不是問題,但品牌要了解跨螢整合的重點不在於,怎麼分配行動與電腦的廣告投遞比例,而是要去思考,要在什麼時間點、透過什麼裝置,傳遞什麼內容,品牌要去洞察當下消費者使用載具的情境,並將產品與當下情境連結。未來每個人的接觸的螢幕裝置會愈來愈多,所以品牌在跨螢行銷策略上,要以人為本,去觀察每個人同時會和哪些螢幕接觸,以及不同平台的行為與喜好,結合使用者在不同裝置上的行為因素,才能清楚描繪目標對象輪廓;而現在台灣消費者在跨平台裝置的使用上有哪些習慣,以及有哪些趨勢值得品牌參考?(請參考P.50 解析跨螢足跡 掌握消費者動向)好照片。

原文網址: 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6861/1794246

如欲知更多電影相關訊息,請上電影DJ:http://www.moviedj.tv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日舞電影台|AMC 的頭像
    日舞電影台|AMC

    電影DJ網 & aMC最愛電影

    日舞電影台|A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